无缝克隆(Seamless Cloning/In-Fusion Cloning),区别于传统PCR产物克隆,唯一的差异在于载体末端和引物末端应具有15-20个同源碱基,由此得到的PCR产物两端便分别带上了15-20个与载体序列同源性的碱基,依靠碱基间作用力互补配对成环,无需酶连即可直接用于转化宿主菌,进入宿主菌中的线性质粒(环状)依靠自身酶系将缺口修复。
中文名
无缝克隆
外文名
Seamless Cloning/In-Fusion Cloning
特点
依靠自身酶系将缺口修复
类型
克隆方法
基因克隆的引物设计及目的DNA片段的扩增,与常规PCR法是相同的。唯一的差异在于载体末端和引物末端应具有15-20个同源碱基,由此得到的PCR产物两端便分别带上了15-20个与载体序列同源性的碱基。通过相关酶试剂处理,同时除去载体与目的DNA上同源片段的双链中的一条链,这样载体和目的DNA两端就露出了能够互补配对的序列,依靠同源序列碱基间的配对能使载体和目的DNA较为紧密的连在一起而无需酶联,直接用于转化。
传统的PCR产物克隆方法主要有两种:一种是PCR引物设计时引入载体上的酶切位点,PCR产物经双酶切后定向克隆到目的载体上;另一种是TA载体连接。这两种方法费时费力,过程繁冗。
无缝克隆和组装技术是一种新的、快速、简洁的克隆方法,旨在克服上述缺陷,它可以在质粒的任何位点进行一个或多个目标DNA的片断的插入,而不需要任何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。突破传统的双酶切再加上连接,只需要一步重组法,即可得到高效率克隆的重组载体。
1、位点选择灵活:载体任意位置基因克隆;
2、快速简便:省略酶切、割胶回收、酶连等过程,大约1h完成载体构建;
3、精确:不需要增加任何额外的程序;
4、克隆效率高,阳性克隆高达90%以上;
5、一次进行多片段目的基因的重组;
引物设计方法
操作过程
1.采用酶切或者PCR扩增方法将载体线性化;
2、使用设计好的引物进行目的DNA片段的PCR扩增
3、将目的DNA片段和线性化载体以摩尔比2:1加到试管中进行重组反应:
buffer-enzym(mix) 15 uL
线性化载体 X uL
PCR片段 Y uL
ddH2O W uL
Total 20uL
4、混匀后在PCR仪中适当温度孵育30-60min,然后转移至冰上;
5、克隆产物直接转化宿主菌,涂平板挑选出阳性克隆子。
应用:
1、片断克隆,片断组装,突变构建;2、基因表达,成膜,小RNA等功能研究;3、蛋白质突变研究;4、应用合成生物学;5、代谢工程,菌株改造。
本文链接: http://mallinckrodt.immuno-online.com/view-491845.html